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我爱彩宝

淇儿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小明星
3764 个金币
积分8121
帖子 5024      精华:5
喜欢的明星:没有
注册时间 2009-02-10
发表于 2009-08-07 11:40 显示全部


祖母绿以其浓艳而不失华贵的翠绿色,跃为世界四大名贵宝石重要成员之一。在人们眼里,一块清澈无暇的祖母绿价值连城,但是它的孪生同胞海蓝宝石却因颜色不同而没有被人们引起更多的重视。祖母绿又称为绿宝石,和海蓝宝石虽说是两种不同级别的宝石,但却都属于同一种矿物,其学名就是绿柱石,是属含铍、铝的硅酸盐矿物。祖母绿和海蓝宝石都是透明的绿柱石晶体。只是祖母绿由微量元素铬离子致色呈现翠绿色,而海蓝宝石是由微量铁离子致色呈现蔚蓝色。颜色的不同导致二者在贵重程度及价值上相差甚远。

  矿物名称:  绿柱石(Beryl) 

  化学分子式:Be3Al2[Si6O18]

  化学组成:  BeO=14.1%, Al2O3=19%,SiO2=66.9%, 有时含Na2O、K2O、Li2O、Rb2O、Cs2O、等碱金属,如果Cs2O=3%的异种则称为玫瑰绿柱石,有时含He和H2O(达3%)及气、液态包裹体等。

  鉴定特征:绿柱石常呈六方晶系的六方长柱状(含碱质小于0.5%者),常见的单形为六方柱、板面和六方双锥等。柱面上有粗而稀疏的纵纹或沟,常呈粗大晶体产出,少数为致密块状。

  根据研究结果,绿柱石的晶形与产状有密切关系,如果产于交代作用不明显的花岗伟晶岩中的绿柱石呈长柱状、晶形比较完整,如长沙丁字湾伟晶岩中的绿柱石;产于交代型花岗伟晶岩中的绿柱石呈六方双锥和六方柱的短柱状、板状(如陕西商南凤凰寨伟晶岩中的绿柱石)、不规则块状等;而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中的绿柱石一般呈细长柱状,放射状集合体等(如中南一带钨矿床中的绿柱石)。

    矿物的颜色:绿柱石的颜色随生成条件不同而变化,随着温度降低可混入不同杂质,分别为带绿的白色、黄色、带黄的绿色、浅蓝色—无色透明、有时为玫瑰色或深绿色,但常见者多为淡绿色。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划分为下列各异种:

  1、纯绿宝石(祖母绿),深绿色,透明,与含微量Cr2O3有关。

  2、海蓝宝石(蓝晶),呈蔚蓝色,透明,(含碱金属少,含铁离子多)。

  3、玫瑰绿柱石(含Cs),常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产出。

  4、黄绿柱石(金绿柱石),含少量高价氧化铁(Fe2O3)及Cl所致。

  物理性质:

    性脆,解理平行{1010}不清楚,但有清楚的{0001}裂开,断口为贝壳状或参差状。

    硬度较大(7.5-8),随碱金属元素总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比重=2.63—2.91,一般随碱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试验:不溶于任何酸。但将矿粉与Na2O一起熔融可溶解于水中出现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几滴1、2、5、8—四烃醌的酒精溶液,则变成蓝色(Be的反应),或用染色法鉴定。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许多人望文生义,认为与祖母有一定关系,其实与祖母无关,是外来语译的巧合。“Zumurrud”原意为绿色之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o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最早元朝学者陶宗义按照蒙古人的汉译方法,把Zumurrud翻译为“助木刺”,明朝初年,有人把Zumurrud翻译为“祖母绿”。在通俗小说家冯梦龙著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已经使用了“祖母绿”这一译名。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

  祖母绿因含微量的铬离子呈翠绿色而成为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晶体透明或半透明,晶体中几乎经常见到“蝉翼”状瑕疵,因此,人们常以此作为区分真假祖母绿的检验标准。折光率1.56-1.60,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以青草绿色的最为珍贵,有的绿中带蓝,色彩迷人而变幻莫测;有的因含杂质较多而呈半透明状。世界上最昂贵的一条项链就是由优质的祖母绿制成,价值2亿美元。祖母绿也是哥伦比亚、秘鲁、西班牙的国石。哥伦比亚是祖母绿的生产大国,该国的祖母绿个大清澈,但巴基斯坦著名的明格拉矿区的祖母绿晶体虽没有哥伦比亚的个大,却以色泽著称,尤其是在体积较小时,比哥伦比亚的祖母绿更加美丽。




    海蓝宝石的英文名称为Aquamarine,源于拉丁语Sea Water“海水”。海蓝宝石的颜色为天蓝色至海蓝色或带绿的蓝色绿柱石。它的颜色主要是由于含微量的二价铁离子(Fe2+)所致,以明洁无暇、浓艳的艳蓝至淡蓝色者为最佳。一般呈现绿蓝色至蓝绿色、浅蓝色,色调一般较浅。

  海蓝宝石属六方晶系。常见的晶体形态为六方柱,其次为六方双锥,集合体多呈柱状产出。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7-1.590,双折射率0.005-0.007。 多色性明显,蔚蓝到蓝绿色。硬度7.5,密度2.68-2.80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性脆。X射线照射下不发光。
  海蓝宝石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与选购,依据因素是颜色、透明度和重量。以颜色深、浓艳、明洁无暇、粒度大者为佳品。其特征是天蓝色、海蓝色,玻璃光泽,包裹体少,洁净、透明,具弱二色性,若绿色浓暗,导致蓝色不鲜明,价值就会降低。六方柱状晶形,海蓝宝石较脆,怕高温,高温下易炸裂,遇火烤会褪色。

  海蓝宝石中常含有固、液、气态三相包裹体而呈现出特殊现象,当固态包裹体呈针状密集排列时,加工成弧面的海蓝宝石即呈现猫眼效应,而气态、液态包裹体形成的水胆效应,犹如一幅山水画;小气泡在宝石中来回穿梭,非常奇妙。但过多的包裹体也会影响宝石的美观。

  世界优质海蓝宝石主要产于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其次是俄罗斯、中国等地区。据报道,1901年曾在巴西发现一颗长19英寸,宽16英寸,重约243磅(110.5公斤)的海蓝宝石晶体,内绿外蓝,非常透明。到目前为止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蓝宝石。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