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文科生,只是单纯地喜欢劈山救母的杨戬,喜欢看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武王伐纣,喜欢读“潇潇1234"(百度ID)的戬娥同人小说,对于炎黄二帝的了解也仅限于对上古神话的懵懂遐想,却从未去探究、去考证 历史的真实面目。大家都经历过中考、高考,或许由于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头衔、亦或是作者本身的遭遇,我们了解得最多的、最著名的便是《史记》,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司马迁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史记》也有致命的弱点。有评论家是这么说的:“由于司马迁不知中国上古国都和历史文物在那里,所以他把中国上古历史在‘外国’发生的事情,统统说成是在现在中国发生的历史,并提出了完全错误的‘中国文化本土起源说’。这就犯了严重的“移栽历史地理”的错误!由于司马迁的这一错误,害得中国上古历史面目全非,害得他以后的历代史家都在他的谬误中兜圈子!可以说,今天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北京搞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寻找黄帝工程”,都是在证明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德国学者基尔什尔在《埃及迷解》和《中国图说》中提出:“中华文化埃及起源说”。后来还有一些“洋鬼子”,提出了:“中华文化巴比伦起源说”,以及“印度起源说”。由于这个问题,有如此多尖锐的矛盾,事实究竟如何? 在这里,不得不先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他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即,我们只有掌握了文献与文物,才能摆脱用猜想、臆断、逻辑推理、将今论古等方法研究和解释上古历史的唯心史观的束缚,还原历史,揭开“河图洛书”和一切历史谜案的真相。中国有五位学者发现了 中国上古历史文化与埃及有直接关系的事实。他们就是黄柏仁、宫玉海、陈宣红等先生,他们在研究《山海经》时,发现了中国文化起源于埃及和埃及金字塔是夏禹建造的事实。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易学课题组所研究的成果也着实叫人震惊。他们在一篇文章中认为: 《周易》和作为“八卦”源头的“河图洛书”与“埃及金字塔有高度的对应的统一关系”,并且说:“这一研究成果使‘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历史传说基本得到证实,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上面说的太多了,接下来,我将网上所查作了摘选和整理,与大家了解一下中国上古历史。 “炎黄”俩兄弟,确实存在过,但他们直接管辖的地方可不是司马迁想象的中国,而是我们意料之外的非洲。具体的说来,炎帝原本是建都埃及的古帝,黄帝是建都埃塞俄比亚,也就是建都于昆仑山的古帝,他们并且通过直系亲属,如儿子兄弟等人统治世界各地,是世界的共祖。 为什么黄帝称“轩辕”呢?炎帝称“神农”呢?埃塞俄比亚称“昆仑山”呢?这是因为在很早的地质年代就有很多圆形火山从地下深处喷发出来,把东非高原“壮”开了一条大裂谷,它就是“东非大裂谷”,这条裂谷两边的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不周山”。这条裂谷正好穿过埃塞俄比亚,所以黄帝取名“轩辕”,埃塞俄比亚的高山,取名“昆仑山”。说到底,这是因为“辕”和“仑”都象火山圆圜而得名。再说埃及,《非洲》地理说它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之一;黄帝弟弟建都于此,因而得名“炎帝”。同时,又因埃及土地肥沃,宜农耕,故又称:“神农”。 但由于俩兄弟长期政见不和,积怨太深,最后产生了战争,这次战争发生于公元前3113年。由于黄帝的势力强大,他就从埃塞俄比亚打到了埃及,所以《史记》有“黄帝北逐荦粥”之句。这里的“荦粥”就是埃及的古名和音译。黄帝战胜炎帝、蚩尤统一中国之后,就把国都从埃塞俄比亚迁到了埃及,直到夏末,这1500年,中国国都都是建于埃及孟菲斯的,所有埃及金字塔都是黄帝至夏朝各代古帝的陵墓。 后来商汤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夏朝之后,建都埃及南方的底比斯。《山海经》称它“氐人国”,《史记》称它“亳”。商人后来就在这里和附近反复搬迁,建都了500年,64位商帝死后都葬于底比斯西面的帝王谷。 再说夏朝残部,在末代皇帝“不出”的率领下,逃到地中海克里特岛,在这里经过十几代人,300多年的发奋图强,建立了“幽州国”。而这时的“戎狄”,看到“幽州人”过起了“小康生活”,就眼红起来。而这里的“戎”是谁呢?其实就是指埃及的商军,这里的“狄”又是谁呢?其实就是居住于希腊一带的共工后裔。他们先是讹钱讹物,后来要国要民,不给就打,结果把“幽州”打得国破城烂,“古公”实在寡不敌众,只好逃到耶路撒冷,即《史记》记载的“岐山”。 公元前1000年,“古公”的后人文王在殷人的压迫下,和众诸侯在埃及孟菲斯结盟反殷,推翻了商朝,这就是中国的“西周”。而西周之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纪念其祖先在克里特岛的丰功伟绩而得名。因为“西”指克里特岛在岐山之西,“周”是“洲”的同音假字,指克里特岛。西周国都建于以色列之后,其国王死后多葬于耶路撒冷王室墓地。同时,《世界历史》又称西周为“亚述大帝国”。 对殷作战胜利后,文王根据结盟协议把众诸侯按置于埃及。所以《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于河洛之间”。而这里的“三代”,即夏商周三代;“河”指埃及尼罗河西边的“西河”,“洛”指围绕金字塔帝陵的环陵河。但当年的环陵河后来多被泥沙所塞,现在只有少数金字塔还座落于大湖中间。这就是说,中国上古古人主要是生活于埃及孟菲斯的。 公元前770年,西周最后一位昏庸无道的家伙,叫幽王,他愚蠢的废皇后和太子,激怒了申、缯、西夷和犬戎诸国,故组成联军,打破西周国都耶路撒冷,杀死了幽王。战乱后,众诸侯扶其子宜臼为平王,平王迁都巴比伦;幽王次子伯服迁都土耳其,西周一分为二,这就是中国的东周。所以东周国王的陵墓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境内。 然而,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何时呢?那就是秦朝,它至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自秦襄公救周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开始。秦人的国土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指西亚和埃及。秦人经过56年征战,消灭了“诸戎”,建都埃及。秦人在埃及共建都330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秦”,长期的休养生息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就是《世界历史》中的“波斯大帝国”。于是秦献公在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支持下,于公元前384年,从埃及发动了统一中国的战争,经过12年征战,于公元前373年把9国诸侯打得退入中国,并建都中国咸阳。这就是说,从公元前373年—公元前331年,这42年,秦国的疆土是从埃及到中国的广大地域。同时这也就是说,从此中国国都正式建于中国境内!换言之,中国5000年历史,其实有2700年是建都“外国”的。或者说,一部完整的中国上古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世界上古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