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吕先生到北京天天人民商城老凤祥银楼购买了一款标签为“千足金项链”的 黄金饰品,总价12966元。回家后吕先生用放大镜看到项链上钢号印记刻有“足金”字样,而发票上面写的却是“千足金”。吕先生将老凤祥告上法庭,提出双倍索赔。4月14日,此案在通州法院开庭。 黄金饰品加工所使用的焊料是特定的合金材料,其本身的构成是以 黄金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银、铜或锡。焊料分为高焊、中焊和低焊三种, 黄金含量分别为940‰、920‰和840‰。国家规定,足金、千足金饰品一般都使用 黄金含量超过90%的焊料。 加工企业就在这里动手脚,千足金本来要求 黄金含量超90%的焊料焊接,但企业用70%,甚至50%含金量的焊料焊接。量大的素金厂,一个月要进20公斤的 黄金进行生产,若饰品中的焊点多,其走焊的料可达1公斤,原本90%的标准倘若用70%来做,就可省下0.2公斤,而成品含金量很容易被拉低 。 其次,加工猫腻说。 千足金在加工时变成了足金,让人不仅怀疑珠宝行业的猫腻有多少。事实怎样呢? 走进水贝工业区,一入眼帘,满目都是“足金、千足金批发,18 K金批发,银饰批发……”此类晃眼的招牌。在这个面积不过0.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内聚集着近2000余家从事珠宝首饰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及手工作坊,聚集了占深圳70%以上、全国50%以上的珠宝首饰生产加工能力。 据了解,珠宝行业链条一般分为终端的渠道销售商、珠宝生产加工商、原材料供应商和配套服务商。大型的珠宝企业往往上下游全部整合,形成行内巨无霸。而其中,代加工企业利润是最低的, 若客户加工1千克18 K金首饰,一般会给1.15千克的金料,15个点是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点,通过熟练工人能控制在8-10个点,余下的就是利润。“我们每年要通过专业的回收装备回收散落在加工室的贵金属粉末,所以加工企业都常年不开窗户,并铺上地毯,为了留住贵金属粉末。”一家 钻石镶嵌代工厂商表示。 所以,所谓的珠宝加工猫腻说是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么夸张的,通常加工工人工资每件只有30~50元,利润在整个产业链最低。而且,现在待加工珠宝也同质竞争激烈,缺少创意设计,中国整个的珠宝加工行业必须转型。 最后,产业链说。 一个完美的珠宝成品需要经过产品设计师的设计,然后高级技工的加工,创造出精美无伦的作品,组后品牌经销商的整合营销,打造中国珠宝品牌。老凤祥的产品在中国内地而已只能说是初步成型,在国外的高级珠宝品牌和香港的珠宝品牌大举进攻内陆市场前,应该多开发新产品,积累品牌自信。这种千足金变足金的作为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4月20号,老凤祥副总经理就此事亲自向消费者道歉,事件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