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珠宝广告

tomcoms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新生儿
20 个金币
积分27
帖子 9      精华:0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12-11-12
发表于 2012-11-14 12:17 只看楼主


玉石在古代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典故,比如,和氏璧。子罕辞玉的典故,也是很有趣味的,宋国有位叫做子罕的官员,多年为官,不贪不占,廉洁清正,深受百姓爱戴。一日有乡民送来一件璞玉表达对子罕的敬慕之情,并说璞玉外貌不扬,却是价值千金之宝玉。子罕正色道:“我一向把‘不贪’当作宝物,你把宝石当作宝物。如果把他给我,岂不是你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吗?你还是把他拿回去,这样你我俩都能保留自己的宝物了。”乡民甚感羞愧,说出原委,原来乡下盗贼蜂起,若把玉器留在家中,难免遭劫,甚至招来杀身之祸。献玉则既表示敬意,又可免杀身之祸。子罕于是安置这人在城中居住,同时派人督察乡里加强缉盗,又命玉工把这块璞玉拿去打磨。果然是色质晶莹,光泽柔和,世上少有的千金宝玉。子罕命人将玉卖了一大笔钱,交给献玉人,叫他回乡去过安宁日子。
    往往这些有故事和典故的原始能让人想起它的历史,这就是古玉和田玉挂件的价值所在。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