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潘焱珠宝设计师艺廊:PY的饰界http://designer.525zb.com/designerindex.aspx?spaceid=31

设计创造价值!

浏览:1685869
2010 CHINA 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公布
潘焱 发表于2011/9/16 21:37:36 浏览(5555) 评论(5)
“金九十银”的深圳,动感盈绿,收获交映。在全市人民沉浸在成功举办大运会的喜悦余温之后,迎来了深圳国际珠宝展、深圳珠宝节的盛大开幕。而作为深圳时尚创意文化产业重大赛事活动之一的——2010中国(深圳)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奇迹,不一样的创意设计。

本届设计大赛,为两年一届的常态化举办。大赛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市文体旅游局、罗湖区人民政府等权威机构,承办方是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协办单位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十八家名牌企业,支持单位为国内外珠宝设计类院校和相关机构以及业内媒体。

大赛以“蓝天·家园”为主题,以珠宝为表现形式,向世界宣言,同在蓝天之下,相聚地球家园。它隐含人、自然、家园的和谐共生,力求与珠宝首饰设计中强调的情感内涵和丰富形象力完美融合,也体现了 “天人合一”这中国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

2010年6月24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集全球珠宝界近百家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宝协、市文体旅游局、罗湖区人民政府等领导,向全球珠宝界发布新闻,正式启动设计大赛,历时近一年半,在大赛组委会的领导下,承办机构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实施,本届设计大赛应者风从,参与者众多,受到行业内外一致高度关注。它为国内外珠宝首饰设计师及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竞技大平台,吸引了全球珠宝设计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截止2011年3月15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稿件约1450件,学生组收到749份参赛作品,专业组701份。其中,海外作品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鞑靼、印度、泰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参赛作品主要来自:全国珠宝首饰制造、贸易批发及零售企业的设计师,40余所院校珠宝设计专业的师生,美术工作者和珠宝设计爱好者。既有来自深圳本土和国内设计精英的作品,又不乏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国际知名设计师的得意之作,充分凸显了大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喜观参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或时尚现代,或返流复古,或中西合璧,或古今融通,奇思妙想,独具匠心,可谓百花争妍,蔚为大观。优秀作品多是本届大赛的亮点之一,其从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珠宝的设计水平,也基本上代表和预示了当今国内外珠宝首饰的潮流趋势。

按照大赛进程安排,5月15-16日,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的7位专家:中宝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及大赛组委会主任孙凤民先生、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先生、法国著名杂志总编辑BRODBECK先生、香港设计大师李永铨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唐绪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武汉)院长杨明星教授、番禺珠宝制造厂商刘强秘书长分别对此次参赛的专业组和学生组的作品进行了评审。经过经验丰富的评委们的精心挑选评比,大赛入围作品已经尘埃落定。

经过专家们细微专注的个人评审,又通过大家投票讨论评审后,评委会确定了入围作品,其中专业组29件、学生组23件作品进入最后的角逐。

入围的珠宝设计作品图稿交由全国20多家制造厂商制成成品,8月4日,评审委员会对成品再次举行终评会,评出了大赛设置的各类奖项和“勒杜鹃杯”工艺艺术奖各个奖项。

“艺术的创新性和市场的商业性,永远是一个难解分的矛盾。能够解决这个矛盾并获得成功的必定是一个修养全面、综合能力很强的成熟设计师。从本届参赛作品中。我看到了一批这样的人才在成长。“——大赛评委中国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如是说。

“更有有趣的概念,可以在这里寻到,就是没有计算,更能反映作者真正的内心世界,天真,好玩,充满小品特色,没有形式主义的传染……”——设计大师李永铨对于学生组的评价。

2010中国(深圳)国际珠宝首饰设计大赛的成功举行,促进着中国珠宝首饰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珠宝创意时尚产业的进步而努力耕耘,催生珠宝产业由“深圳制造”向“深圳设计创造”的迈进。共创中国珠宝业的辉煌未来!

(温馨提示:所有获奖作品可登入本人博客进来赏析)http://blog.163.com/firepan@126/blog/static/165343893201181692017451/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